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原創--請勿以任何形式轉發或下載--


個人文筆羞澀,恐辭不達意,先說明本文強調的重點,除了孟德爾與摩爾根遺傳學的結論外,他倆實驗的過程都被大家忽略,請犬友仔細了解2位大師的實驗過程,相信可以給犬友一些啟發:


生物課犬友應該都學過孟德爾的碗豆實驗,他仔細研究達爾文的學說理論,然後實驗以開紅花(以A代表)與開白花(以B代表)的碗豆雜交,大家都知道最後得出的結果是1/4A(顯性開紅花) ,1/4B(隱性開白花) ,1/2AB(開紅花,因為A為顯性), 但孟德爾得出結論的過程如何?大部分犬友可能並不十分了解,孟德爾得出的結論是經過8年時間與多代的繁殖實驗才得出的結論,實際上,開紅花的碗豆與開白花的碗豆雜交,子代全部是開紅花,沒有一株是開白花,他繼續將開紅花的子代自交,孫輩植株中,705株開紅花(3/4顯性),224株開白花(1/4隱性),實驗結果很明確的顯示出,開白花的性狀在子代沒有表現出,而是隱藏起來,在孫輩植株中又顯現出來,所以紅花碗豆相對於白花碗豆來說是顯性,除了紅花相對於白花的性狀外,高莖與矮莖性狀,圓粒與皺粒性狀等7種性狀實驗結果也是如同紅白花實驗結果一樣,而且孫輩植株中性狀比例都是顯性3/4隱性1/4(也就是前文黃色部分的結論).


再看看摩爾根的研究,遺傳學之父孟德爾在發表其研究成果的第二年,也就是1866年時摩爾根出生,摩爾根是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科學家之ㄧ,也是世界著名的遺傳學先驅,摩爾根利用白眼公果蠅與紅眼母果蠅雜交做實驗,發現了果蠅的遺傳機制,所以1933年得到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他實驗的過程結果是--第二代(子代)果蠅全部是紅眼睛(與紅花白花實驗結果相同,紅眼為顯性),第三代(孫代),1/4白眼睛果蠅都是雄性,1/4紅眼睛果蠅也全是雄性,以及1/2紅眼果蠅都是雌性,與孟德爾實驗不謀而合,顯性3/4隱性1/4,但是摩爾根更進一步的發現,將第3代中白眼果蠅與紅眼果蠅交配,得出第4代果蠅白眼與紅眼各半,並且無論紅眼白眼果蠅,其中公母各佔一半,由此摩爾根又研究出果蠅細胞核內的4對染色體中,有一對與性別遺傳有關,進而確認公果蠅的性染色體(XY)控制後代的公母性別,也引申為人類後代男性與女性是由父親的性染色體(XY)控制.


一般犬友或是某些犬界大師級的前輩,在討論繁殖理論時,都引申為種公和種母交配,理論上生出的後代外部條件1/4像種公,1/4像種母,1/2是綜合公母的外部表現,其實這並不是第2代(子代)的繁殖結果,而是第3代的繁殖結果,以上從孟德爾與摩爾根的實驗過程裡,相信犬友更能了解顯性與隱性對於繁殖的重要性,以及繁殖理論實驗的過程結果,如此,對於自己要繁殖的狗狗(或是任何小動物)顯性與隱性的遺傳不夠了解,您覺得您能輕易繁殖出您所想要的狗狗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