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繁殖概論是台灣獒界聞人吳信雄先生所著,與獒友分享.
繁殖概論
繁殖不同於程式設計;藏獒繁殖無法掌握結果。從事藏獒繁殖必須不斷嘗試並廣閱相關書籍,佐以豐富之經驗期收理想之成果。神秘的藏獒;其原始程度更加深繁殖的困難亦很難預測其子輩長成後之優劣;相對的:卻更引人入勝。
藏獒繁殖乃百年大計;紙上談兵不過是沙盤演練,真正的結果往往令人意想不到。過份執著於某種方式;因循固習恐將適得其反,繁殖是深奧的;不僅要掌握"配對種犬"本身的特質,更要追溯其直系血親之體質結構.骨架.遺傳表現;就連旁系的發展及其遺傳傾向亦需追蹤;作背景評估。繁殖之成敗;決定於遺傳因子(素)的有效掌握。遺傳因素基本上涵蓋:1.基因之隱性或顯性的外在表現2.染色體之排列組合(幾乎無法預測)3.隔代遺傳(直系)4.旁系遺傳5.遺傳潛質之爆發能力的誘發…。
任何一種繁殖方法都是公式化的;相同的繁殖法,不同的繁殖者有不同的選擇方式
1.相同的血統;類似的外形:分別發展各以不同的配對方式,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述1,2染色體之重組)
2.相同的血統;不同的外形: 因幾種不同的繁殖法交互應用;其結果可能達到"還原"其祖先犬的效果(前述3,4);也可能是相同血統本身的"新類型(前述5)
3.完全無血緣關係之兩系:更可能因高明的繁殖技巧;作較正確判斷,選擇配對種犬;進而創造出兩系融合的"第三型"。(前述2;依成功的繁殖而言;即是集大部份優點於子輩;反之則不良子輩)
1.遺傳因子的組合並無脈絡可循,但相同的血統;相同的外型使其配對;因其共同祖先之遺傳基因重疊,所收到之正反兩面效果亦隨之強化。繁殖者本身若無法完全瞭解"配對種犬"之共同基因的顯性、隱性差異,即該血統的特徵、遺傳傾向、體質、性格…。而冒然行之;其產生之子輩對日後其他繁殖者及該犬種之影響,則難以估計。
一般繁殖者常用的配對方法;茲列如下:
1.近親繁殖(in breeding):指同胎犬或同母異父,同父異母配對(1-1);父(母)和女(子)配對(2-1)(1-2);近親繁殖的目的在於強化其血統之優點,相對的且必然的;缺點亦同時強化而難以排除。近親的次數愈多其遺傳因子愈強化、明顯;甚至用其他血統搭配繁殖,數代之間其優、缺點都會顯現;不可不慎。
2.系統繁殖(line breeding):其組合方式為祖父(母)和孫女(子)(3-1),(1-3);叔父(母)和姪女(子)(3-2),(2-3);其他方式如(3-4),(4-3),(2-4)…。此法不若近親繁殖積極,但亦由具共同血緣之牡、牝繁殖;如技巧高明,去蕪存菁穩定的子輩必可期。
3.異系繁殖(out breeding);即相互沒有血緣關係之搭配,如果雙方都沒有明顯缺點(各方面);則此法蘊育之子輩可精選成為舍中的基礎犬,伺長成之後再行他種方法繁殖以期穩定。然欲用此法而期集雙方優點之總成;其或然率甚渺,且子輩之遺傳因子較不穩定。但如繁殖者本身對雙方種犬及其前幾代知之甚詳;巧妙搭配,必可創作新血統。
4.雜交繁殖:這是不同犬種之組合;意在創造新犬種;如篤賓犬乃經過百餘年繁殖培育,方得穩定之新犬種;其間更遭遇許多失敗。所以若無百年大計;只不過作出許多雜種犬罷了。據國際畜犬聯盟犬種認定辦法規定:新犬種之認定必須該犬種經3至4代之繁殖;已具共同之遺傳特徵、穩定之毛色、體型規格…;且有30條以上種犬,方得以認定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婦更難為無米之炊"。優秀的繁殖者若無優秀的基礎犬(種犬);亦難展所長。綜論繁殖經驗;或遇人不淑或其本身程度不夠,以致誤導或緣木求魚;終將不得其門而入。唯不斷充實再學習、誠心求教、客觀理性的判斷藏獒各血統的特色;方能於繁殖的過程中擺脫遭遇瓶頸的窘境。
許多繁殖者皆注重藏獒的外在追求,甚至是某部位特徵之強化;殊不知其稟性、體質、繁殖能力、骨架結構…都是藏獒繁殖過程必要且重要的考量。但是通常不被提及或重視;若偏離正常繁殖道德規範,以燥進之方式繁殖,或一時可行;當發現問題時回首以遲;對藏獒之傷害實難評估。
一般常見因繁殖疏忽造成之問題歸列如下:
一.稟性:狂吠亂叫無法控制、性格不穩定…。
二.體質:免疫能力不足;如皮膚過敏、胃腸功能差、易病、呼吸道過敏、懶散、耳疾…。
三.繁殖能力:繁殖障礙:
1.牡:無精子或精子數量稀少、交配慾望差、輸精管閉鎖…。
2.牝:不孕、陰道狹窄、產道緊縮、子宮及卵巢發育不全、輸卵管阻塞…。
四.骨架構成:前胸狹小、胸深不足、前繫(前肢)外撇、背線(腰椎)下陷、髖骨關節病變至跛行、兔跳式前進、後繫(飛節以下)外張…。
*註:西藏地區海拔高數千公尺,氣候嚴寒空氣稀薄,藏獒之高活動能力必具有極大肺活量;故寬且深的胸腔才能容納肺的舒張。
五.退化:毛量、毛色退化、牡犬偏向牝相、遲鈍、免疫系統退化…。
"知置得其所者勝、不知置得其所者敗",孫子兵法:調兵遣將、出神入化、用將為才 而得以名垂青史。繁殖之首要乃在於通盤瞭解各血統之優、缺;再以超然的智慧作客觀、理性的判斷,摒除分別心、不平等心;以靈活的思考將各血統以及公式化的方法融會貫通,行"孔明東風"之力;得"杯水泉湧"之功。
作者集十幾年的繁殖經驗,觀察數十胎幼獒之成長過程;以及對各血統作相當深入的瞭解,僅將難得的經驗集此單元與各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