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羌寨作者不明


羌族,一個古老的民族,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今天的羌族就是古代羌人的後裔,主要分佈在位於四川省西部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的茂縣、汶川縣、理縣、黑水縣、等地。下面,我先說下幾個典型羌寨。


    桃坪羌寨位於理縣境內,距汶川縣城只有12公里,是最早被開發的羌寨,2000年的時候就已經面向遊客開放,有人口60餘戶400餘口人。碉樓3座,其中2座據說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裏戶戶之間相通的地道,和碉樓一樣被人們稱讚。這裏之所以被最早開發,是因為首先距離318國道最近,還有個原因就是路旁茂密的果樹遮掩不住碉樓的挺拔,瞭解羌寨知識不多的人一說到羌寨便會想到這裏,其實羌寨在川西非常多,在河谷旁、山脊上星羅棋佈、各具特色,猶如上天恩賜的顆顆明珠。


    蘿蔔寨是距離成都最大最古老的羌寨,位於岷江南岸,汶川縣雁門高半山台梁上。有1000餘口人,距離縣城14公里,海拔1970米 。整個寨子全由黃土築成,在山脊層層疊疊,井然有序,很是好看。寨內主巷與支巷縱橫交錯、環環相扣,陌生人闖入,難辨東西,這也是所有的羌寨都具有的特點。


    那普羌寨位於茂縣永和鄉內,距縣城30公里,海拔2100米 。而這座寨子又由石頭和木料混合構成,下半部分和風火牆為石頭,上半部分為石木混合結構。全寨120餘戶,600餘口人,有碉樓,不過由於保護不善被毀,由於地勢險惡,很難拍到全景。


     黑虎羌寨位於茂縣黑虎鄉境內,距縣城35公里,這裏的碉樓保存完好,獨具特色,共有羌碉10餘座,交錯分佈在山脊上,很是壯觀。全寨40餘戶200餘口人。這裏最主要的特色是羌碉和萬年孝,說到萬年孝,有一個故事,白頭帕只有在寨裏舉辦喪事的時候,為了表達對死者的悼念而戴,喪期一滿便可以燒掉,從此緬懷之情就只放在心裏了。但是300年前的一位英雄改變了這一習俗,那時羌族和清廷血雨腥風、戰事不斷。亂世出英雄,有一位黑虎將軍驍勇善戰,帶領大家多次打敗清軍,得到了眾人的愛戴,不幸的是由於*人所害,年僅22歲就犧牲了。黑虎寨鄉親悲痛之餘,議定寨中女子從此戴孝,萬年不變,從那時起這白頭帕在這裏就成了萬年孝。


    茂縣三龍鄉有十幾個超過300口人寨子,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寨子。海拔2400,第一次來到這個寨子發現他們才修通的公路只能過摩托車,裏面沒有電話,在我們到來之前少有陌生人進入。對於我們花了六個小時從山脊上拔到這裏,他們非常驚訝。那條蜿蜒在山脊上的路也荒草叢生了,我們曾想,住在寨子裏的羌民們也許很少下山了吧。一問,還真得到證實,自給自足的生活也使得他們只有在花椒收成的八月以後才出山。大寨子的學校很簡陋,據說唯一的老師已經4天沒有來學校了,由於不通資訊,村民們都不知道老師到底做什麼去了。大寨子海拔較高,站在房頂上也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雨後初晴,白雲籠罩著山頭,蔚為壯觀,深刻的體會到這是個雲朵裏的民族。三龍的竹吾寨、河心壩寨、雜木嶺等寨子都是攝友們出片的好地方。


    和三龍一樣,曲穀和維城也大大寨子遍佈,曲穀的俄窩寨、色納寨、維城的果爾寨、多日寨、雞公寨等等個個都獨具特色。越靠近藏區,其寨子就越有藏寨的味道,從構成的材料、窗戶以及裝飾圖案都不難看出,羌族是一個善於學習和借鑒的民族。


    如此之多的羌寨分佈在川西的崇山峻嶺中,都有自己的風格,但是它們又存在一定的共性。


    所有的羌寨都是就地取材,而且不加裝飾,以至於整個寨子都透露出淳樸。所用材料要麼是泥土要麼是石頭,由於就來源於附近的地裏,所以具有很好的隱蔽性,最關鍵的是,他們全部分佈在岷江兩岸的大山上,沒有當地人的帶路根本找不到。羌寨為什麼要用泥土和石頭建築房子呢?史料記載,羌族好戰,到衰落的時期便被逐到岷江上游的大山上來了,由於就地取材建築房屋,和後面的大山混成一體,無法區分,這對防禦敵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各個寨子的房子都由於其取材的大同小異,風格多樣化,但是都結構嚴密,菱角整齊,不僅堅固、耐久、實用,而且東暖夏涼,體現了羌族人民的智慧。他們建築房屋不需要借助水準方面的工具,全是用眼睛觀看便可以修得整整齊齊,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奇跡。羌寨的房屋一般高達三四層,底層圈養牲口,中層住人,上層儲藏糧食,屋頂修為平臺,主要作用是攤曬糧食,又可以作為老人曬太陽、婦女針織、孩子遊玩的場所,可謂合理利用,一舉多得。羌寨一般為獨門進出,門開在地勢較低的一方,不用鐵鎖,在門旁開一洞,裏面用門閂閂住,只有他們才打得開這個簡單的門鎖。和門鎖一樣,獨木梯也是獨具特色,從中間層到頂層,使用的就是這種梯子,其主要功用還是由於防禦,因為這是最後的防線了。其頂層的樓面也是泥土和石頭混合做成,下面以木梁支撐,整座房子不用水泥,其厚達50釐米的樓面歷經風雨洗刷而不坍塌,這裏也體現著他們的智慧。


    羌碉是羌寨的精華,高達40余米,外面看上去上小下大,基礎夯實,土石結構。其實內部空間一樣大,中間以木板分層,層與層之間獨木梯想通,最高的達到5層,獨木梯可直通頂部。碉樓最基本的功用就是防禦,一般在山脊險惡之處都建有碉樓,遇到外敵入侵便以狼煙為號,和寨子裏的碉樓通資訊通知大家禦敵或轉移。現在外面的碉樓大部分已經廢棄,寨子裏的多為儲藏糧食,保存大多完好。其中猶以桃坪羌寨和黑虎寨的碉樓最為出名。


   羌寨都有白石崇拜。對於白石神各個寨子說法不一,在桃坪羌寨流行白石神獻身取火,因為它使人們吃到了熟食而受到崇拜,在這裏,人們把從野外拾來的白石貢於屋頂四角,不准外人碰它。家家戶戶如此,陽光下的碉樓上、屋頂都在閃閃發光,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在蘿蔔寨是這樣傳說的:古時候,有一個小夥子去山上放羊,在半路上,一隻金雞對他說:牧童,這裏要來七個太陽,將把這裏的一草一木曬死,連石頭也將被曬成灰,你趕快離開這裏,但你不能告訴任何人,否則你會大難臨頭的。金雞飛走了,小夥子二話不說便跑回去告訴了村裏人,人們得救了,可是小夥子卻在逃跑的途中變成了一塊潔白的石頭。從此以後,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勇敢的小夥子,便把所有的白石頭供奉起來,成了人們信仰神靈和吉祥如意的象徵(摘自《蘿蔔寨的傳說》)。也儘管各個寨子說法不一,但整個羌族都有白石崇拜,都把它看作神靈的象徵。


   羌族的飲水又具有一大特色,由於他們居住的地方大多在山脊上,水源非常隱蔽,也非常珍貴,相反,所有寨子都不缺水,人畜分開,一派怡然。在一群小朋友的帶領下,我們在一棵大樹下找到了蘿蔔寨的水源,碗口大的水嘩嘩流出,甘冽清甜。桃坪羌寨由於位於山溪邊,故開堰引水就是人畜用水的主要途徑,就是這條小堰,曲曲折折流經各家各戶的門前,上面加石板蓋住以保證它的衛生,這被人們稱為土自來水。其他寨子的飲水也大同小異。


   由於羌寨大多地勢險惡,交通不便,所以極少為外人所知,但其獨特的宗教信仰,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神秘的傳說給這個古老的民族極大的開發價值。遺憾的是,由於外界文化的衝擊,自身認識的匱乏,很多寨子已經在水泥和瓷磚中褪去了它原有的風采。在此呼籲有識之士獻計獻策,拯救這片走向隕落的文明。


羌寨鏈結:


    羌族有古老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古樸的建築、華麗的刺繡、可口的咂酒還有熱情似火的莎朗都是攝影人謀殺膠捲的好題材。


   羌族,古稱西戎牧羊人,有語言無文字,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幾個民族之一。他們最先生息在西北地方,以遊牧為主,後來逐漸南遷。大約在秦漢之際,一支羌人到達川西北一帶後,同時進入農耕社會,定居了下來,到漢代,他們已形成了現在這樣的生存格局,建成了,據考證,我國西南地區的藏族、彝族、白族、納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普米族、景頗族和基諾族等都和羌族具有或遠或近的淵源。而遷居在岷江上游地區的高山峽穀間的羌人,仍保持著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穿自己刺繡的衣服,住用泥石建成的房子,吃的是地裏出產的糧食。主要經濟作物為:花椒、辣椒、蔬菜。現在80%以上的羌寨都在阿壩藏羌自治州內的汶川、理縣和茂縣境內。


   羌寨大多在海拔1800米 到3000米 左右大山上,層層疊疊,很是好看。各家各戶又地道相通,由於歷史關係,很多寨子佈置得象迷宮.羌寨內部結構呈小四合院結構,大多為3層,地層關牲口,中層住人,頂層儲藏糧食,中層到頂層用獨木梯相通。
  


    交通食宿<br>成都茶店子汽車站每天都有發往汶川、茂縣的班車,一般在上午去比較合適,下午到達後剛好可以趕上去寨子所在鄉的中巴車,很多鄉只有一趟車進出,一般都是早上出來,下午回去,如果沒趕上只有等第二天了,成都到汶川32元,到茂縣44元,汶川到蘿蔔寨包麵包車50元,到桃坪搭車4元。茂縣到永和(納普寨)8元,到三龍10元,曲穀15元,維城20元,這幾趟車均在下午300左右發車回去。桃坪門票20元,在農家樂吃住20-30/天,蘿蔔寨在農家樂吃住25/天,其他寨子沒有開發,可以隨便找家羌民便可以吃住,羌族民風淳樸,熱情好客,不用擔心吃住問題,住宿條件比較差,建議帶睡袋。


    小貼士:


       跑了6年羌寨,瞭解較多,不明情況敬請諮詢:13408371088QQ:47724866


拍攝提示:


    1. 羌族在3-5月部分寨子有祭山會,屆時全村出動,全著民族服裝,非常豔麗。蘿蔔寨在今年10月便有一大型活動在此舉辦。


   2 忌諱碰屋頂的白石.也忌諱客人住宿男女同房。


   3 羌寨一年四季均可拍攝,一般婚慶都安排在冬天農閒時。


   4 菜食主要以臘肉、香腸、野菜、洋芋糍粑為主。


   5 特產有羌繡、羌藥、蜂蜜、臘肉、野菜、幹菌子和花椒都價廉物美。


   6 羌寨海拔較高,注意保暖。


tim編按:引述梅朵老師的說明--早先有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認為羌族是藏族的祖先,羌族向高原遷移而形成了藏族。但也有學者反對此觀點,認為藏族是青藏高原的原生民族,後來由高原向東遷移而形成了羌族,因此,而將羌族歸於藏系民族之中(此派代表是中央民族大學丹珠昂奔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