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行唐蕃古道全攻略轉自人民網

唐蕃古道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條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必經之路。它起自陝西西安(即長安),途經甘肅、青海,至西藏拉薩(即邏些),全長3千餘公里。整個古道橫貫中國西部,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聯通我國西南的友好鄰邦,故亦有絲綢南路之稱。

  我國中原通往青海、西藏的大道早在漢代以後就已基本形成。到了唐代初年,即西元7世紀中期,唐太宗執政以後,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吐蕃人在贊普松贊干布的率領下迅速壯大,進而統一了西藏地區的許多部落,並在雅魯藏布江河谷的邏娑(邏些)建立起地方政權。當時,松贊干布十分敬慕唐王朝的強大興盛與中原漢族燦爛的文化。為了加強吐蕃與唐王朝的聯繫,使藏漢之間能夠長期友好相處,西元634年,松贊干布派使臣前往唐朝首都長安,拜見唐太宗,並請求聯姻和好。唐太宗也派出使臣前往吐蕃回訪,但未答應聯姻。西元640年,松贊干布再次派大相(宰相)祿東贊攜帶金、白銀及其他珠寶數百件,前往長安求婚,唐太宗審時度勢,答應將自己的宗室女兒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西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作為國舅,專程護送文成公主遠嫁吐蕃。

  文成公主受父皇之命,帶著大批衛隊、侍女、工匠、藝人和大量綢緞、典籍、醫書、糧食等嫁奩,從長安迤邐西行,經甘肅,到青海,過日月山,經大河壩,到達黃河源頭。為了保障公主一路順風,唐太宗命沿途官府修路架橋,造船制筏,建築佛堂,開闢通道。松贊干布則親自率領滿朝官員與大隊人馬迎親于柏海(即今紮陵湖和鄂陵湖),並在此舉行歡迎儀式。然後,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結伴而行,前往邏些完婚。文成公主進藏途中不僅播撒下了漢藏友好的種子,也留下了眾多的勝跡與美好的傳說。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不僅揭開了唐蕃古道歷史上非常重要而又影響深遠的第一頁,而且作為唐朝與吐蕃之間的重大事件而載入史冊。

  西元709年,即唐中宗景龍三年,應吐蕃之請,唐王朝又將金城公主許配給了贊普赤迭袒贊。金城公主又沿著文成公主進藏的道路嫁往吐蕃,從而成為唐蕃古道上的又一樁盛事。從文成公主嫁往吐蕃起,唐朝與吐蕃之間使臣不斷,貿易往來十分頻繁。唐蕃古道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逐漸開闢、迅速興盛起來,並且很快成為一條站驛相連、使臣僕僕、商賈雲集的交通大道的。

  唐蕃古道的大致走向為:從陝西省西安市出發,過咸陽,沿絲綢之路東段西行,越隴山,經甘肅天水、隴西、臨洮至臨夏,在炳靈寺或大河家渡黃河,進入青海民和官亭,經古鄯、樂都、西寧、湟源、登日月山,涉倒淌河,到恰卜恰(公主佛堂),然後經切吉草原、大河壩、溫泉,花石峽、黃河沿,繞紮陵湖和鄂陵湖,翻巴顏喀拉山,過玉樹清水河,西渡通天河,到結古巴塘,溯子曲河上至雜多,沿入藏大道,過當曲,越唐古喇山口、至西藏聶榮、那曲,最後到達拉薩。

  千百年來,唐蕃古道作為祖國內地通往西南邊陲的大道,像是一條情意纏綿的紐帶,聯結著漢藏人民友好團結的感情。它曾給中原和邊疆的政治、經濟、文化帶來過繁榮和興旺,曾給漢藏人民及其他邊疆少數民族帶來過友誼和幸福,同時也給古道本身帶來了眾多的勝跡和傳奇。至今,在古道經過的許多地方,仍然矗立著人們曾經建築的驛站、城池、村舍和古寺,遺留著人們世代創造的燦爛的文化遺存,傳頌著數不清的反映漢藏人民友好往來的動人佳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