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藏藥介紹 --轉自西藏拉薩友人 梅朵 老師文章.


 


我們應該知道藏藥的歷史 [導讀]


藏藥是我國傳統醫藥學寶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它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到現在,有文字記載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這其中凝聚了藏族人民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寶貴經驗,具有獨特的醫藥學理論體系和濃厚的民族特色,它以傳統的治療方法,一直發揮著自身的優勢。 據藏族史書記載,最早的藏醫是本醫,相傳是謝無赤協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立的。西元641年,文成公主進藏,除帶了漢族地區的穀物種子、樂器、經史外,還帶了404種病的醫方百種,診病方法5種,醫療器械6種,醫學論著4……”,文成公主帶去的醫著則由當時的漢族僧醫馬哈德哇和藏醫達馬郭恰翻譯成藏文醫書《醫學大全》。   西元8世紀,藏醫宇妥元丹貢布等人用了十年的時間,在吸收了原來藏醫學著作的基礎上,又吸取了古印度、波斯醫學德精華編著成《四部醫典》,不但有藏醫基本理論和臨床實踐,而且收藏藏藥1002種,方劑443個。藥物按來源分為珍寶類、土類、石類、樹類、草類汁液精華類、動物類等八大類,是藏醫藥的奠基之作,成為後世醫藥的教科書


 


藏蟲草組合


藏蟲草組合是以西藏天然蟲草精製而成的藏蟲草膠囊,它是以佐以沙棘泡騰飲片、紅花*粉膠囊(片)、卵磷脂膠囊、液體鈣膠囊配餐而成。   它的主要成份:蟲草多糖、紅花甙、18種氨基酸、15種微量元素、12種維生素及多種有機酸、皂甙、甾醇等。   它的功能與作用:調免疫、耐缺氧、強營養、增體 力。   適宜人群:青少年、中老年、腦力、體力、透支者。   食用方法:每日一套,早飯或晚飯後服用,用200ml涼開水浸泡,溶解後送服


成品藏藥--寶丸系列


藏藥一般都是製成粉粒、小丸、香枝(注:透過呼吸系統產生治療作用)、藥油及藥膏成品的,極少會像漢醫那樣把原始藥材交予病者自行煮制。藏藥的配方超過萬種,全部是以多種藥材配製而成的。有些成藥內含十多種藥材在內,有些甚至多至逾百種藥材成份。在配方中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材稱為君王,配方中的其他的藥材稱為大臣後妃等。大臣後妃等次要成份的作用是增強君王的藥效,又或輔助它的發揮,又或是為了保留主藥的療效而克制它的毒性等等。雖然西藏醫學中的藥方有上萬種之多,但醫師一般常用的往往只有幾百種配方成藥。即使是官辦的大型藥廠也只製造一千種左右的成藥。

  西藏藥物學把藥材依性質、效用及味道分類。藥性分輕、重等八種;藥效分為溫、潤、涼等十七種;藥味分為甘、辛、酸等六種。理解藥材本身之性質、效用及味道是配藥及下藥的成功關鍵。在對治寒性病患時,要施以熱效藥物;在對治熱性病時,則施以寒效藥物。在藥味方面,苦味者用作降火,辛味者可以祛寒。在藥性方面,必須採用重性藥物對治性病症(注:此並非指病情之淺,乃指心神不安等症)。這些是一般情況下的下藥通則,有經驗的藏醫在某些特別病例情況,有可能會不依以上所述的通則下藥。此外,有些偏方並不一定合乎這些通則,卻往往也有奇效。在同時包含幾種病態之病例上,醫師必須分清何者為因、何者為果,依其輕重、主次而下藥。一般來說,藏醫會先對治嚴重的病及急性的病標,後再應付較緩輕的病及治療病本。

  藏藥雖然種類奇多,但只要熟記了它們的性、味、效,就不難掌握用藥之道;疾病雖然亦是種類繁多,但只要摸清了病源及其本質,也就能掌握對治之道了。

  在藏藥類別中,另外有一系列被稱為寶丸的珍貴成藥配方。這些配方採用極為貴重的藥物,而且製造過程十分繁複困難,所以是特別珍貴的,療效亦特別顯著。衲在此順帶簡略地為大家介紹一下幾種最為出名的寶丸之成份及醫療作用:

  寶如意珠(Rinchen Ratna Samphel



  它亦被稱作珍珠七十味,以十六種主要藥物及七十種次要成份製成,其中包括荳蔻、竹黃及丁香等,又包括了珍貴的礦物,如金、銀、松石、琉璃等及珍珠與珊瑚;此外,它更含有極為珍貴的西藏土產寶石 --天珠。寶如意珠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抗毒妙藥,能夠醫治各種食物中毒、植物中毒及化學中毒,化解毒蛇及毒蟲等的毒液。它同時也被用作醫治癱瘓、多尿、神經痛、麻痹、失聰、唾液分泌失控等病症。它最有療效的範圍包括高血壓、心臟病、胃潰瘍及初期癌病,所以成為極為暢銷的成藥。寶如意珠配方也可以在健康時定期服用,作為預防上述病症及保健用途,而且沒有副作用。在印度,西藏人對醫曆學院所制的寶如意珠之需求遠超於其產量!拉薩的自治區藏藥廠所制之寶如意珠更被中國頒予全國醫藥衛生科技成果獎及多次獲頒國家優質產品銀獎,可見其功效的確卓著。

  寶古松廿五味(Rinchen Yunying 25



  它採用二十五種藥物製成,主要成份為老年松石、珊瑚及珍珠粉;此外,也包含訶子、毛訶子、余甘子及紫檀木粉等等。它的療效主要為醫治肝脹大、肝硬化及肝痛、甲及乙型肝炎、消化不良、鼻出血、腋下無故痛楚及經常口幹等病狀,尤其對各種肝病與酒精中毒特別有效。

  寶淨月晶(Rinchen Tso-tru Dashel



  這是一種極受藏民推崇的保健及治療配方。它是根據十五世紀的一位名醫之配方而以五十多種植物及礦物製成的。寶淨月晶的主要療治範圍包括水腫、帶血與痰的久咳、酒精及進食過度而致的病症、呼吸系統病症、胃潰瘍及因飲食習慣或天氣突變而致之痛楚或病症;同時,服用寶淨月晶在促進頭髮生長、增強記憶力及於久病後補身方面有顯著功用。即使在沒有生病的時候,也可以定期服用這一種配方,對身體健康有極大的幫助。

  大鐵寶(Rinchen Chakril Chenmo



  大鐵寶配方包括四十多種藥物,其中比較特殊的是磁石及鐵粉。這種藥平時無病時也可以服用,作用是防止各種眼疾及滌洗眼部及視覺的神經與經脈。它對白內障、光線敏感、紅眼(充血)、眼睛敏感、發炎(眼部)、眼球過幹、淚腺分泌失調、視力衰退及眨眼機能失調等情況十分有效,而且也能用作治療因食物中毒、肝與胰失調及血液污染所引致的眼疾。

  大寶積(Rinchen Mangjor Chenmo



  大寶積的成份有五十多種。它的使用範圍包括慢性傷口、血液迴圈失調、喉嚨腫脹、熱症、吐血及便血等。大寶積也可經常服用,對各種氣血失調、暗病及慢性病都很有效,而且也能令身體排淨因環境污染及長期服用含化學品的食物而累積於體內的毒素。

  大寶寒玄(Rinchen Danjor Rilnag Chenmo



  這種配方療效奇大,但製造過程最為複雜,成份也極為昂貴,其中包括翡翠、鑽石及紅寶石粉與極多種珍貴草藥,總共多於一百種原料。它是一種具有奇效的抗毒與排毒良藥,對醫治初至中期癌症極為有效,也醫治慢性熱症、胃與腸抽搐、敏感、關節炎及血液循環系統的病症。在八十年代初,印度有一個化學品廠發生了大爆炸,當場死傷無數。當年的這件災難,或許大家也曾在新聞節目中聽過。在爆炸現場附近就是西藏人聚集居住的地方。他們當中也有很多中毒的,但卻有一批藏民只略感暈眩,甚至有些人完全沒有中毒的跡像。當地的醫院對這一批藏民的中毒免疫力都感到不解,特別研究這些無中毒或只輕微中毒的藏民,發現他們的共同之處是他們剛巧都在那天或前數天內曾經服用大寶寒玄。由於這種藥的抵毒功用極大,有幾個人甚至只是剛巧帶了幾顆藥丸在身上而並未服用,也得以逃過了嚴重中毒之命運。所以有些藏人會把這種藥丸佩帶在身上,以防止中毒及抵擋各種環境污染所引致之不良影響。

  寶珊瑚廿五味(Rinchen Jumar 25



  它的成份包括珊瑚粉及藏紅花等共二十五種藥物原料。這個配方是一個古代的名醫為自救而創配的,它的療治範圍包括任何與腦部及腦神經有關的病況,例如長期頭痛、失憶、記憶力衰弱、羊症及經常性的無故暈眩、肢體僵硬及動作失調等等。平時服用它則有助於預防患上以上所述的病症。

  上述這一系列的藏藥配方是對光線敏感的,所以製成品會包以不同顏色的布或者以不透光的盒子貯藏,在服用的時候,也要在沒有強光直接照到的地方拆封。

  由於這系列的藥丸比較珍貴,在服用的時候,有許多細節必須注意,以配合發揮最完全的藥效。在服藥前的數天,宜戒食太濃味的食物。服藥前的晚上先拆封搗碎,把搗碎了的藥丸放在乾淨的杯中,浸以熱開水,再蓋上杯蓋或其他物件令光線不能直接照到藥物。服藥當天,應在淩晨把碎開的藥丸與浸泡藥丸的開水攪勻服下。如果天氣太冷,應先加入新的熱開水,把整杯水連搗碎了的藥丸服下。服藥後,病者要再飲一杯熱開水,然後穿著和暖的衣服再度入睡。在服藥的當天及翌日,不可以飲酒及吃蛋類、未煮的蔬菜、水果、蒜、酸味或油炸的食物等。如果能素食 一兩 天則更利於藥丸發揮最大的療效。在服藥的當天及翌日,還要避免運動過量、房事、午睡及冷水浴。在可能的情況下,最好在這兩天內不服用其他藥物。剛才所講的幾點可以令藥效得到最大的發揮。

  寶丸的成份包括了很多礦物在內,但這不是說單單把寶石或金屬等磨成粉狀內服就可以有醫療作用。服食未經淨除毒性的礦物不單未必有醫療作用,甚至可能會馬上致命。

  寶丸所用的成份有不少是極為昂貴的礦物(如金、銀、鑽石及紅寶石等),其製造過程繁複,所以它們的供應量是極為有限的。有時候,藏醫在制藥過程中出了極輕微的錯誤,整批珍貴的藥物原料就報廢了!在制藥過程中,有幾個工序是具危險性的,一不小心就會吸入毒氣,輕則毀壞嗅覺等,重則可能當場死亡。

  在現今,內地與印度均有多間出產藏藥的藥廠,其中一些受政府監管或是官方機構,其他的則為民辦商業性質。由於大量生產及原料質素參差,市面上有些寶丸可能療效較低;甚至更有些寶丸並不具足配方中的所有應有的成份。大家若想購買藏藥,就必須小心選擇藥廠及來源!


 


藏藥"仁青芒覺"[必讀]


 


仁青芒覺的主要成分:藏紅花、蒲桃、毛柯子等多種藥材組成。 仁青芒覺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益肝養胃,愈瘡醒神,滋補強身。用於自然毒、配製毒等各種中毒症。還可用於培根木布及急慢性胃潰瘍、腹水等病。 用法與用量:一日一次、一次一丸,將藥丸碾碎後泡服。 規格:每盒1g6丸


本藥成方於西元八世紀,始載于藏藥古典巨著《四部醫典》中。書中記載:中毒者特效芒覺也。後經歷代藏藥學者不斷研究發展,詳載于司徒。卻吉瓊乃(17001774)所著《盤德瓊乃》一書。本品是根據藏藥學原理,選用生長在世界屋脊特殊環境下的天然,珍貴,稀有藏藥材,並以現代科學方法和傳統工藝相結合的方法精製而成。經一千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本品對各種中毒症和消化道潰瘍以及各種慢性胃炎,腸炎,胃腸絞痛等疾病有顯著的療效,沿用至今,深受廣大患者的喜愛。 本品於1997年被國家衛生部批准為國家重要保護品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